close

摘要:找準問題,如何解決呢?閻作勤教授帶領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小組,不斷思考摸索,設計開發出了一套工具,在保證血供好的基礎上,將人工關節手術的理念應用到植骨塊與軟骨的壓配上,實現了精準植骨操作:標準化骨瓣大小和植骨通道、底部夯實磨平、骨塊緊密貼合。

“人工關節技術是骨科最成熟的技術之一,我是關節外科大夫,但如果能讓患者股骨頭壞死完全愈合,功能會遠遠超過人工關節,患者的愿望就是我們的追求。”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閻作勤教授提到自己攻關改進的股骨頭壞死精準植骨修復技術時,總不自覺地露出微笑,顯露出作為骨科醫生的那份對于醫術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這項技術全名叫“旋股內側動脈轉子間骨瓣精準植入修復技術(FemoralMedialCircumferentialVascularizedBone-PrecisionGrafting,FMCVB-PG)”,閻作勤教授尤為自豪這“精準”二字:“PrecisionGrafting!”指著片子上植入的骨瓣,這位骨科教授表情認真,“你看位置準確到位,嚴絲合縫……所以我定義這項技術為‘精準植入’,也是這項股骨頭壞死治療技術攻關當中最大突破。”

股骨頭壞死難治,患者的要求卻很高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難治性疾病,由髖關節骨折脫位、激素、酗酒等引起,好發于青壯年,致殘率高,危害大。

這促使閻作勤教授帶領著股骨頭壞死保髖手術團隊郭常安教授、陳增淦副教授、袁恒鋒主治醫師組成的治療小組下定決心攻克難題——患者很年輕,換人工關節存在磨損、使用壽命有限、費用高和并發癥多等缺點,即便非常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與人體正常關節的功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閻作勤教授帶領的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組,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將恢復患者正常的股骨頭功能作為終極目標,希望患者治療后不僅僅是行走,還可以跳躍、奔跑……

患者至上、集成優勢、突破瓶頸

目標有了,如何才能做到呢?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面臨著一個復雜而微妙的局面:治療方法很多,選擇的標準、療效存在著很大爭議,對于股骨頭大范圍缺血壞死的治療尤為凸顯。

早期小范圍壞死,通常不用處理或單純鉆孔減壓植骨的簡單手術,效果非常理想。

而大范圍的缺血壞死是治療的難點和瓶頸,也是爭議的焦點,盡管股骨頭壞死專家的治療方法眾多,但有效的血供恢復和力學支撐才是修復治愈的兩大關鍵要素。

對于大范圍的壞死病灶修復,眾多方法當中,如打壓植骨、異體腓骨移植、各種人工與合成材料植入、帶血管的骨修復等方案。

理論上以帶血管或肌蒂植骨技術是最理想的大范圍骨壞死修復方法,其中,游離帶血管腓骨移植由于血供豐富、支撐力度好、技術標準化等優勢,在國際上得到認可。

但這一方案存在創傷大、手術時間長、技術難度高等缺點,難以廣泛開展,手術后還存在血管吻合口栓塞、供區足部肌力減退的風險。尤其如果修復效果不理想,會給醫生和患者帶來很大壓力,意味著患者損失大——股骨頭壞死沒治好,小腿上腓骨還少了一段。這種壓力和對患者的同情心,成為了閻作勤教授思考求變的動力。

不再滿足于國際通行方法,要把股骨頭壞死手術方案簡化,更易掌握實施,對患者風險更小,閻作勤教授翻閱大量文獻,實踐中探索思考,希望從中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法國醫生Judet曾經報告使用帶血管蒂股骨大轉子骨瓣移植技術來治療股骨頭壞死(Treatmentoffracturesofthefemoralneckbypedicledgraft),國內陳振光教授于1992年最早用此方案治療股骨頭壞死,但沒有詳細技術方案。

其后有成都、鄭州等各地骨科專家使用股方肌或血管蒂骨瓣植入,這項技術就近取材,一個切口,損傷小,但并沒有廣泛應用,而游離腓骨移植后來成為國際上的主流。閻作勤教授分析認為,其主要原因為缺乏精準操作的手術工具和植骨難以在股骨頭軟骨下放到位。

打通壞死修復的最后1CM里程

找準問題,如何解決呢?閻作勤教授帶領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小組,不斷思考摸索,設計開發出了一套工具,在保證血供好的基礎上,將人工關節手術的理念應用到植骨塊與軟骨的壓配上,實現了精準植骨操作:標準化骨瓣大小和植骨通道、底部夯實磨平、骨塊緊密貼合。

左為閻作勤教授設計的專用手術工具,右側為取下的骨瓣以及植入后的效果圖,可精準放到軟骨下3mm左右

通過專利工具,方便準確地將植骨通道建立到理想的位置,關節軟骨下,“打通壞死最后1CM里程!”,與此同時將手術技術標準化、規范化,易于向基層醫院推廣,造福廣大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也符合國家“大病不出縣”的醫療戰略思路,真正將好的技術沉下去,讓破解難題的方案被更多人輕松掌握。

手術好不好還是要以療效為依據

更簡單,損傷更小,費用更低,標準化的FMCVB-PG手術效果怎樣呢?閻作勤對此有信心、樂觀,但也非常謹慎。

在滿足血供好、植骨塊可以與軟骨下良好壓配、植骨塊在通道內力學穩定的基礎上,又可以就近取材,將比游離腓骨移植具有很多潛在的優點。

采用旋股內動脈蒂骨瓣,通過專利工具精準植入股骨頭壞死病灶內,業界同行乍一聽,提出了質疑,“這是炒冷飯嘛,別人早就用過的技術,你又提出來干什么呢?”閻作勤教授對此給出了從容地回答:“骨塊還是那個骨塊,但技術已經不是那個技術了。”通過技術改良,讓以前的骨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滬上一名知名醫院的年輕醫生,腎移植術后用激素抗排異,導致雙側激素性股骨頭壞死(分期為ARCO左III期,右II期)。綜合考慮了手術風險和收益之后,在包括游離腓骨移植在內的眾多手術方法中,選擇了FMCVB-PG手術方案。術后3個月的SPECT/CT顯示,移植骨塊代謝良好,表明小伙子的預后將會很好。

另有一位20多歲的姑娘,同樣是雙側激素性股骨頭壞死(左III,右II),左側走路出現疼痛,右側沒有癥狀。治療方案,右側密切觀察,左側采用FMCVB-PG手術方案,如今術后9個月,姑娘開開心心地給閻作勤發來了日常生活中自由行動的視頻,與他一道分享這份喜悅。

患者術后輕松下蹲

在成功實施FMCVB-PG技術,看到手術初期效果非常理想,閻作勤開心又有點靦腆地說出了心里話:“醫生治好患者是有幸福感的,這個手術既安全又簡單,患者預后好,我和手術團隊也很高興。“

閻作勤教授和陳增淦醫生在手術室討論術中股骨頭植骨位置問題

對于已經摸索出標準化模式的FMCVB-PG技術,閻作勤教授認為它還有優化空間。

精準通道可以繼續優化,目前FMCVB-PG中山技術和專利手術工具能夠保證植骨塊與植骨通道能夠完美吻合,盡可能貼近軟骨下3mm左右,并獲得穩定。

但什么位置是最優通道,如何結合手術前MRI和SPECT-CT壞死病灶大小和位置,在手術中重建,他認為可以通過術中導航和VR技術,使通道更加精準。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膝蓋疼是不是有問題 1個動作就能判斷假懷孕是怎麼回事?骨折時期吃什么?老中醫來教教你啦打破固化,如何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16e5e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